脾脏发出的6各求救信号,你注意过吗养脾护
人身之有本,如同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人之本,分为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在于肾,肾藏先天之精华是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本源,而后天之本则是脾,人以谷气为本,安谷则安,绝谷则亡,所以说养脾胃就是养生命! 脾功能的虚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功能好,各个器官的营养就充足、气血就旺盛、人的体格也就健壮;而如果脾功能差,则各器官所需营养就会不足、身体也就羸弱、变得疾病从生,出现一系列症状,影响健康和长寿。那么,哪些症状的出现代表着你的脾出现问题了呢? 六大症状出现代表脾在向你求救 1.食不知味 脾胃脾胃,两者经常被同时谈起,从不分家,因此与胃相同,脾与我们的饮食也息息相关。当脾的功能下降出现脾虚的情况时,人体对于食物的消化能力也会减弱,反应到表现上就是出现食不知味的情况,容易出现饱胀感。 2.起床时胸闷 脾、胃、肺三者的功能是互相作用的,脾虚会影响到肺部,导致胸闷气短的发生,尤其是在晨起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眼皮发胀的情况,代表您的脾可能出现了问题,变得比较虚弱了。 3.手脚冰凉 中医认为,脾主管四肢,当出现脾阳不足的情况时,四肢的阳气也会变得虚弱,尤其是在四肢的末端,导致人出现四肢发凉的情况。 4.口内粘腻 脾是水湿运化的器官,脾虚就会化湿不良,出现湿邪过重的情况。当身体湿热过重,湿性的黏滞,就会导致口腔分泌物黏滞,出现口内的黏腻感。 5.如厕困难 当脾出现问题,脾液胃液就会缺失,导致胃液无法运行而滋润大肠,造成大肠干燥的情况。而大肠的干燥就会导致粪便的排泄受阻,表现为大便频繁干结、排便困难以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6.睡觉流口水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身体内的各种体液,而脾脏对应的就是口水。当脾脏功能虚弱时,会造成口水无法被正常控制住,这时候口水便会不受控制地流出来。 脾作为人体中消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补益脾脏。 脾虚最爱的4类食物 1.山药 山药味甘性温,具有健脾养胃,补肾涩精的作用,对于改善脾胃虚弱、虚热消渴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因脾虚导致腹泻、大便稀症状的患者,可用山药单用研末,白糖调服。 山药食疗方——山药红枣粥 材料: 山药、大枣、粳米、冰糖 制作方法: 1.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成颗粒放入锅中; 2.放入淘洗干净的大枣、粳米加水煮成稀粥; 3.出锅前加糖食用。 功效: 山药、大枣补益脾胃,大枣又可滋养营血。山药红枣粥适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久泻久痢,消化不良以及营血虚亏的人食用。 2.茯苓 茯苓味甘,具有健脾止泻,补益心脾的功效。对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的患者来说,可以选用茯苓并与人参、白术、山药等通用,改善脾虚很有帮助。 茯苓食疗方——莲子茯苓糕 材料: 茯苓、莲子、麦冬、白糖、桂花 制作方法: 1.将茯苓、莲子、麦冬共研为末; 2.加入白糖、桂花搅拌均匀; 3.加水和面粉和面蒸糕。 功效: 莲子茯苓糕具有宁心健脾的功效,适合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3.莲子 莲子味甘、涩,性平,能补脾、止泻、安神,食用莲子能对脾胃虚弱的人群起到辅助治疗功效。喝一些莲子粥能有效缓解改善因脾虚而导致的食欲不振、虚烦不眠、带下、小便淋虫等不适症状。 莲子食疗方——滋补脾阴莲子汤 材料: 怀山药、莲子肉、生薏苡仁、麦冬、北沙参、生地、冰糖 制作方法: 1.将食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里中,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2.用大火煎煮,开锅后转小火煎半个小时左右; 3.放入冰糖,搅拌至融化; 4.煮至约剩两杯左右汤汁,此时滤出汤汁即可。 功效: 改善脾虚,并缓解因出现脾虚而引起的咽干、口渴想喝凉水、眼睛干热、手脚心发热等一系列热症。 4.芡实 芡实性甘涩平,入脾肾经,具有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适量食用芡实,能健脾除湿,并有效缓解脾虚、久泻的现象。 芡实食疗方——补脾芡实粥 材料: 炒芡实、糯米 制作方法: 1.锅里加适量清水,放入炒芡实大火煮开; 2.转中小火煮到芡实开花; 3.放入糯米用中小火煮成粥状即可。 功效: 补脾芡实粥具有健脾胃、止泻痢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及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反复腹泻、食欲不振等患者食用。 脾虚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明显、便溏等,还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眩晕、久泻、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肢体浮肿等症状。如果长期脾虚,病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进而导致整个机体虚弱。因此,保持脾气的充足,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bm/14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脾虚就用归脾丸你吃错药了,看李医生教你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