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洗脚水下挂面肚子饿借脸盆水煮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回首下乡的岁月,知青于勤业对“吃”的记忆最深刻,这种难忘不是源自食材丰富或是大厨的手艺高超,而是因为关于“吃”,闹出了很多乌龙。 退休之后,于勤业不时想起当年的轶事,总会不自觉地老脸一红,仍然觉得妙趣横生,比如自己用饺子汤洗了脸,不少人吃了洗脚水下的挂面…… 上世纪70年代,于勤业跟无数上海知青一同赶赴黑龙江插队,两天三夜的火车再加上半天的汽车,他恍惚感觉来到了新的世界。 北大荒的一切都跟上海不一样,这里人烟,举目四望尽是森林,充满了野性和神秘感,不过,神秘感就像柞树叶子,风一吹就不见了。 在新的生产队待了几个月,于勤业完全融入了新环境,俨然一位正儿八经的林中百姓,每天晚上,他都会捉虱子,借着蜡烛的亮光,在衣服上寻找恼人的小虫子。 “以前不知道,我人缘这么好,虱子总喜欢住在我身上。”同屋的人自嘲道。 “不光是你,古往今来的英雄好汉,都逃不了跟虱子称兄道弟。古代大谋士猛,去见北伐的桓温,一边聊天一边抓虱子。”于勤业说。 “人家那是‘扪虱而谈’,是大英雄的豁达,咱们只是喽啰发牢骚而已。” “那可不一定,猛发迹前,也只是个卖畚箕的,关公卖过大枣,刘备卖过草席,诸葛亮还是农夫呢!”于勤业嘴上不认输。 “你呀,死鸭子嘴硬!” 抓虱子多了,知青们也发现了一些规律,小东西为了安全,喜欢躲在贴身衣服的缝线处,只要在那些地方寻找,总能有收获。因为虱子咬的疙瘩又痒又疼,大家对其十分憎恨,每逮住一只就要扔到蜡烛里,听它被烧得啪啪作响,最终变成黑芝麻粒,心里一阵快慰。 当然,除了成虫,虱子卵也不能放过,它们又小又白,被虱子藏在衣服的最隐蔽处,一旦找到这些潜在的威胁,知青们必然用指甲盖夹住,仿佛泄恨一般用力挤压,听到细细的“劈啪”声,身上的疙瘩似乎都解了痒。 于勤业抓虱子时总是很矛盾,抓到了的话,恨得脸红脖子粗,要用指甲盖把虱子碾得粉碎,抓不到又很失望,好像没有完成重要的任务。 “唉,今天没什么战绩,又要‘我以我血荐虱子’了!”于勤业长叹一声。 “我也是白忙活,睡吧,睡吧。”有人附和。 最近知青们干活很多,听到他们话里的疲惫,知青队长小李给众人打气:“村东头老黄家杀了猪,我去借点猪肉,明天包饺子!” “一言为定!” “明天开荤!” 天,男女知青在宿舍里包饺子,虽说是猪肉白菜馅,但打开饺子皮,里面九分是白菜,只有一分是肥肉。那个时候吃顿肉不容易,油星子更是罕见,食堂大厨即使是烧一大锅菜,油也是一滴一滴加,谨慎而克制。 吃完了饺子,女知青一看锅里还有些饺子汤,隐隐约约飘着油花,大家舍不得扔掉,就商量着怎么处理。 “喝是喝不下了,倒掉可惜,谁出个主意?” “不如灌进暖瓶里,下午当汤喝。” 如果放在现在,人们一定不会这么做,一是饺子汤不值钱,不值当为它费力;二是混了油的面汤灌进暖壶,污染了内胆,难免影响以后热水的口感,可对知青们来说,这饺子汤是无论如何不能浪费的美食,大家都乐意灌进暖瓶。 当天水房的炉子有点问题,没法烧热水,于勤业想洗把脸,就去女生宿舍讨热水,他知道,女生爱干净,暖瓶里总会准备热水。 “我讨点热水啊。”于勤业拿起暖壶要往脸盆里倒。 “不行啊,暖壶里是饺子汤!”有人夺过暖瓶。 于勤业不信:“今天水房没有热水,你们这是要给晚上留的,我能理解。不过,我一会儿要去开会,必须洗洗脸,姐姐们通融通融。” “不是不给热水,这里面真的是饺子汤。”女知青据理力争。 于勤业收起笑容,板起面孔:“这么小气!” “你看你,就是不信,我骗你干什么。”女知青把暖瓶放回了原处。 “好好好,不用就不用。”于勤业假装离开,看到人家走开,反身一把拿起暖壶就往脸盆里倒水,他迅速用毛巾擦脸,不满地说:“我们上海人不可以这样小气的,热水又不是宝贝,你要是跟我借热水,我不……” 于勤业感觉脸上油腻腻的,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咸咸的。 几个女生围过来,有人大笑着说:“看,没骗你吧。” 回到男生宿舍,有人惊诧:“嘿,你怎么脸上涂了蜡,要扮杨子荣啊?” “饺子汤洗脸”本来属于于勤业知青生涯比较丢脸的一件事,但吃一堑长一智,对水的敏感,让他躲过了后来的“洗脚水挂面”。 有一年春节假期结束,包括于勤业在内的上海知青一道返回东北,他们带了不少好吃的东西,有香肠、鲜肉,还有挂面。 回到宿舍,过年看家没回去的队长小李不在屋里,大家饥肠辘辘,想吃点东西。 “煮面条吧,我带了挂面。”有人提议。 “炉子是现成的,谁去外面打水?” 二月底的东北十分寒冷,屋外面还挂着冰棱,没人想冒着寒风出去。 “这不是有一盆水,看来是干净的。” “不好吧,这水万一有问题呢?”有了上次饺子汤洗脸的前车之鉴,于勤业对水的卫生保持着警惕。 “那你出去打水?你要不打水,凑活用吧,管它是谁的呢!” 炉子旁边确实有个搪瓷盆子,里面接满了水。当时的生活条件比较简陋,脸盆是通用工具,不仅洗脸洗脚,还负责接热水,有时候还要和面。 正因为脸盆的多功能性,大家也不在意它是不是专用的接水盆,反正凑活能用,于是有人把脸盆里的水倒进锅里,其他人切香肠。 十几分钟,面条下好了,知青们你抢我夺,纷纷把面条往自己碗里捞,也不等放凉,呼噜呼噜的吃面声就响起来了。 看着大家吃面的满足劲,于勤业也想打一碗,但他忍住了,毕竟上次的教训太深了。 “香,真香啊!小于,你不来一碗?”有人招呼他吃面。 “不了,我不饿。”于勤业忍住饥饿,坐在一旁收拾行李。 “什么东西,这么香?”知青队长小李人没进门,声音先传了进来。 “吃面呢!”有人回了一句。 小李进门后往锅里瞧,撇撇嘴说:“还有香肠呢!趁我不在故意加的吧?” “你想吃自己来一碗!” 小李摇摇头:“不吃了,我还要洗袜子呢。” 他走到自己铺位,纳闷道:“哎?我盆里的水呢?谁给我倒了?” “多亏你的水,我们才下的面。”有人搭了一句茬,“你有功劳,可以多吃一碗!” “我不吃。”小李满脸尴尬。 “怎么了?嫌香肠不好吃?” “不为什么,等一会儿告诉你们,现在说不好。”小李坐在自己的床铺上,盯着饭锅。 大家也不管他,那个年头不讲客气,他要是多吃一碗,别人就少吃一碗,他不动筷子,大家都高兴。 又呼噜呼噜了十几分钟,锅里连面汤都不剩了,有人打着嗝问小李:“大队长啊,你刚才出去吃什么好东西了,连香肠挂面都不稀罕了?” “就是,去老乡家里吃饺子了吧?” 小李面露难色:“不是,我……” “不是什么,肯定是吃好的了。我们回上海前的那顿饭,你可是连蘸饺子的醋碟都喝光了,有你不吃的东西?” 小李叹口气说:“行,你们非让我说。脸盆里的水是我的洗脚水,因为不太脏没舍得倒掉,本来要留着洗袜子呢。” 小李话说完,宿舍里鸦雀无声,搁历史上其他时代,当事人恐怕早就夺门而出,找地方去呕吐了,但当时物资匮乏,知青们难得吃上一次香肠,即便吃了别人的洗脚水,也没人舍得吐。 有人打趣:“嗨,我说怎么还挺鲜的。” 大家哈哈大笑。 虽然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值得尊敬,不过人毕竟是人,对下肚的东西还是有讲究的,嘴上逞强不认输,心里却免不了恶心。 于勤业坐在一旁暗自庆幸,亏得自己定力强,没有贪吃那一口面,否则这脚丫子水下肚,以后恐怕都不会再吃面了。 几十年后再想起当年的知青生涯,于勤业还是会哑然而笑,灌在暖瓶里的饺子汤,让自己狼狈了一把,但也因祸得福,躲过了洗脚水挂面的尴尬。 那个遥远而熟悉的年代,既让人怀念,也让人唏嘘,这大概就是人生的矛盾之处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d/16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家庄八大特产,除了赞皇大枣你还知道
- 下一篇文章: 睡眠不好这些中成药可安神助眠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