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饽饽,是胶东人过年时的特色饮食,按照传统的工艺,蒸饽饽的时候,除了用到面粉和枣片之外,还要用到一种可以食用的饽饽粉,起到饽饽增白的效果。而这种饽饽粉,过去都是从山上挖出来的。挖饽饽粉的地方,叫做“粉子洞”。这组图片,就带大家看看烟台农村山上的粉子洞。图片的拍摄地点,主要是在栖霞市桃村镇的宅头村。

饽饽粉也是过去白面紧缺时的产物,当时白面少,蒸出来的大饽饽颜色不好看,用点饽饽粉就很有效果。制作饽饽粉的原材料是一种白色的土。跟金子类似,这种白色的土也有矿脉,因此不是所有的山上都有,在桃村镇的宅头村、东下夼村周围,有几座山上,粉子洞比较集中。虽然已多年不用,但原样还大致保留。刚才看到的,就是几个粉子洞的入口,旁边已经长满了草。

这个洞口相对比较清晰一些。听老手艺人说,开采饽饽粉的时候,需要先挖一个洞,然后顺着矿脉向不同方位挖,深的矿洞甚至有数百米长。

会这门手艺的人,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在七旬开外。大约从年之后,上山做饽饽粉的场景就不太常见了,不少粉子洞的洞口也封了起来。农村的孩子上山玩的时候,经常会想象洞里有兔子或者有獾,

制作饽饽粉要经过很多道工序,首先,从洞里挖出“白泥”,然后放到大水缸里沉淀,去掉大石头块之后,再经过第二遍沉淀,将上面的清水倒出,留下底层的细泥。如此反复几遍之后,留在缸壁上的,就是很细很白的原料了。这一环节大概需要两三天的功夫。

再然后,就需要将饽饽粉定形。老手艺人通常是用包袱,把饽饽粉做成一个方形的大块。

刚才看到的这几张图片,就是粉子洞外面的“白泥”痕迹,虽然经过长年累月,但其颜色仍未改变。

以前常见的是那种方形的饽饽粉块,现在胶东农村赶集虽然还能看到饽饽粉,但一般都改成这种条形了。一般到了腊月的大集,卖饽饽粉的摊位就会多起来了。当然,有的老人蒸饽饽还习惯用饽饽粉,年轻一代,可能就只用白面了。

                胶东故事会









































白癜风怎麽治
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tx/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