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415/10616274.html

旋覆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这样一句俗话: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意思是说旋覆花不同于其他多数花类中药有上升的作用趋向,它的药性趋降,是有降气的作用。

比如旋覆代赭汤中用旋覆花,就是取其降气之能,胃气上冲,嗝气上来,旋覆花能够把它降下去。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总的来说,可以行胸下气祛痰。《药典》中认为它是苦、辛、咸,微温。辛开苦降酸咸无升,苦、咸是下降的,辛能发散,可宣散肺气达于皮毛,其药性微温,所以风寒咳嗽经常配伍用它。

《本草正义》就有记载:“旋覆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疏通脉络为专主……以治风寒喘嗽,寒饮渍肺,最是正法。”

由此可见它是一药多能,可祛痰饮又有宣散风寒之能。这两种作用一结合,又起到1+1大于2的作用,辛散之力把祛痰饮的功能作用到两侧及前胸,不仅仅作用于两肺。

在《金匮要略》中有一剂肝着汤(旋覆花汤:旋覆花、葱茎、新绛),“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这是邪浊黏在胸腔和肝脏上,用手揉按、捶打胸部,可促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而症状暂时缓解,所以“欲蹈其胸上”。用葱茎行阳,新绛活血散瘀,再加上旋覆花汤能大范围祛痰饮。

仲景方中能泻肺行水的有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泻胸胁水饮的有十枣汤,而旋覆花能兼具这两种作用,既善治痰饮阻肺的咳喘,又善治饮停胁下的胁痛。

比如在《温病条辨》中的香附旋覆花汤,吴鞠通言:“此因时令之邪,与里水新搏,其根不固,不必用十枣汤之太峻”,由此可见,旋覆花用于配伍中,作用不如前两个方子力度大,但比较安全平和且作用全面。

再者旋覆花味咸,咸能软,对于比较黏的痰饮作用更好,在《名医别录》中有言:“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

而且旋覆花还有苦、辛,“咸”把痰结软化或稀释,再靠“苦辛”之味排出,真是“一条龙”服务了。

总之,既能辛散又能润降,就是旋覆花的特点。

旋覆花还有另一个名字金沸草,有人据此认为旋覆花入药应含其茎叶,未必只用其花。如张山雷在《本草正义》就持有这样的观点:“按《本经》旋覆花一名金沸草,《局方》有金沸草散一方,疑古人本有用其茎叶,而未必皆用其花者......”

在《药典》中已经把旋覆花和金沸草分为两味药,金沸草以地上部分(含茎叶花)入药,苦、辛、咸,温,归肺、大肠经;旋覆花以头状花序入药,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个人观点,唐代之前所创的方剂,有金沸草或旋覆花的,用地上部分,即现在《药典》中的金沸草;唐代之后的方剂中,宜用旋覆花(头状花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f/1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