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距离过年还有十天的时间,按照胶东习俗,这个时候就陆续开始蒸枣饽饽了。下面这组图片就是烟台农村蒸枣饽饽的场景,拍摄地点为福山张格庄镇。蒸枣饽饽要准备的原料就是面粉、大枣、饽饽粉等(这些在腊月的集市上很常见),辅助工具除了面板、面盆之外,通常还有硬币,硬币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做枣眼。枣眼做好之后,需要用手指挑出来,这也是枣饽饽最能体现技术水平的一个环节。做的时候,大枣要提前切成片。在过去,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切枣的时候,中间的枣核都不会浪费,用专门的碗盛着,很多小孩就靠附着在枣核上的枣肉解馋。而切出来的枣片,一般是不舍的吃的。枣饽饽做好之后,不会直接上锅,而需要用包袱垫着,在炕上饧一饧,这样饽饽才更有型。

饧好之后的枣饽饽,用棒米叶(玉米皮)垫着,一层一层放在笼屉架子上。

蒸饽饽需要用大火,在胶东农村,一般习惯用淘汰的老果树劈下来的木头,鼓风机一吹,火力很旺。枣饽饽在蒸熟之前,还不算太显个头。等出锅之后,它们的个头就会膨大不少,当然火候也要控制好,要不容易有裂口,俗称“笑了”。过去,胶东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蒸饽饽。这几年来,不少人因为到城里或者工作忙不再蒸饽饽,在这种情况下,枣饽饽也逐渐成为一种“年货”,不少人专门卖饽饽。当然了,如果在农村有亲戚朋友的话,过年出门的时候,通常还会带两个饽饽作为礼物。胶东故事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gx/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