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笑开了花的乳山大饽饽吗
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馒头的称谓不同,如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叫“馍”,胶东地区的乳山人都叫“饽饽”。 饽饽的来源,是从祭祀开始的,主要是祭天、祭地、黑白喜事的祭奠,祭品以枣饽饽为主。在明朝时饽饽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家家户户都会做,都能做。在胶东乳山人的日常生活和礼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乳山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些花饽饽,在蒸好的饽饽上装饰龙凤呈祥、石榴花开、莲花宝座等花型,所有吉祥福愿都凝聚其中。除了自家人吃,他们还会将花饽饽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在乳山过年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从大年三十晚上起,各家都要祭祀灶神、财神、天地神、家堂(亦称菩萨)和老祖宗(亦称老爹老母)等,这祭祀的供品中,少不了大饽饽。乳山人家过年做大枣饽饽,为的是讨吉利。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枣”与“早”谐音,故大枣饽饽蕴含“早发”、“大发”之意。不管是期盼事业蒸蒸日上,还是渴求生意发达,总之,这“发”字着实包含了乳山人家祁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d/2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我们莱阳有一种民俗,叫蒸锅ldquo
- 下一篇文章: 栖霞小媳妇火不停她的花饽饽供不应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