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药的健脾方红枣这样做,补足脾胃促消
脾胃乃先天之本,就像土壤一样,供养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所以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中,脾是核心。古人有“脾胃一伤,五脏皆无生气”的说法,足以见得养好脾胃的重要性。 现代人作息不规律,生活压力也比较大,脾胃问题非常常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药食同源的食疗方,帮助我们养好脾胃少生病! 4个特征,提醒您注意脾胃健康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看齿痕,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国王老还教给我们一个判断方法,观察自己的面部,有这4个特征的要注意,该调脾胃了! ①眼圈发青/眼袋大:按照中医的五轮学说,眼睛下缘对应的脾,脾虚运化不好,就容易有眼袋,尤其是三四十岁后容易出现。 ②鼻头发红/发白:鼻头是脾主的位置,鼻头发红说明脾胃有湿热,发白则说明脾胃不足。 ③口唇血色差:脾开窍于唇,脾胃差消化吸收功能不好,气血就不能上达,口唇颜色会偏淡。 ④面色偏*:脾胃虚弱、气血不畅,面色就会黯淡发*。 百年健脾方,美味早餐饼说到健脾,很多朋友一定听说过八珍糕,这是《清宫医案》中记载的一个长寿方,久服“培养脾胃、轻身耐老”。据记载,乾隆和慈禧也常年服用此方。 八珍糕的原料为白扁豆、山药、薏米、茯苓、莲子、芡实、*参、白术这八种,都是健脾助长寿的良药。传统八珍糕的做法比较费时,小编今天带来一个改良版的咸味八珍饼,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特别适合作为早餐食用。 做法: 1、白扁豆、莲子、薏米、芡实蒸至软烂后用刀碾碎,山药蒸熟后捣成泥,放入茯苓粉混合均匀。 2、加入鸡肉泥、鸡蛋、紫苏叶碎和清水,调成酸奶状的糊,加盐、胡椒粉、花椒粉调味。 3、将纸用油润湿,擦一遍锅,放入饼糊,煎一分钟即可翻面,两面煎熟即可出锅。 这道菜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了*参、白术,换成了紫苏叶和鸡肉,口感更加细腻美味,而且越嚼越香,让人吃了还想吃,能帮我们增进食欲。同时紫苏还有和胃止呕、散寒的作用,也能解鸡肉的腻。 每天吃几块,健脾促消化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焕禄王老推荐过一个益脾饼,是张锡纯收录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方子,也是流传了一百多年的名方,有助于调脾胃、改善消化功能。轻度脾胃的人群就可以吃它来帮助调理脾胃。 做法:白术60克、鸡内金60克、干姜60克烘干后打成细粉,大枣洗净去核,蒸熟后压成枣泥,三种药材的粉末和枣泥混合做成饼干,用饼铛或者烤箱烤熟即可。 吃法:益脾饼可以当做零食饼干吃,每天空腹嚼三五个即可。 方解:白术有健脾和胃、燥湿利水的功效;鸡内金可消痰理气促消化,使这个方子补而不腻;干姜有温中散寒、回阳的作用;大枣有补气安神养血功效,同时使这些粉自然抱团,起到一个粘合作用。这个方子尤其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和体虚的老年人。 如果您做饼不方便,还可以把枣切成片烘干,和其它三种药材一起打成粉混合在一起,装在干净的瓶子里放冰箱保存,每天空腹取6-10克粉冲水或者拌粥食用,同样有健脾胃的作用。 如果想更多地了解饮食健康,给家里人的营养健康作出一份保障,那一定不要错过这本《百病食疗》。这本书是集中国古人之智慧所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性的食疗,可以说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食谱,就不用担心水土不服的问题了。 近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医学医疗方面的大幅度进步。人们也是越来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f/12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早上用这物煮水喝精力充沛一整天三九养生
- 下一篇文章: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都说红枣好红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