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交广bull作文秀打枣乐
打枣乐 薄佳宇城中小学五(3) 老家门前有一棵枣树,又粗又高。听爷爷说那是他的爸爸亲手栽种的。每年枣子成熟的季节,它都能让我体会到甜蜜幸福的味道。 妈妈骑着“小电驴”带我回老家玩。一进村就看见那棵结满枣子的树。红彤彤的枣儿挂满了整个枝头,就像挂满了小巧的红灯笼。不一会儿,就到了爷爷家门口。刚跳下车,我就瞧见有几颗熟透了的枣儿坠落在枣树下。我飞一般奔去,捡起一颗枣儿就往嘴里送。呀!真甜呀!我大声朝屋里喊:“爷爷,我要吃枣儿。”爷爷闻声赶来笑眯眯地说:“馋丫头,就知道你要吃枣,我和你奶奶提前准备了,到屋里来,屋里有。”我随爷爷跳进了屋,奶奶已把洗好的枣放在果盘里,我尽情地吃了个够。 吃完了,我对爷爷说:“爷爷,我也要打枣子。”爷爷瞪大了眼睛说:“好啊!”“?!爷爷万岁!“于是我和爷爷一起来到枣树下。我仰起头问:“爷爷,枣树这么高,怎么打得到嘛!”爷爷说:“墙角不是有几根长长的竹竿吗,你去挑一根拿来,就可以打枣了。”我把竹竿拿了过来,在树上一阵猛敲乱打,枣儿就掉到了地上,有些调皮的枣儿还跳到了我头上呢! 这时,奶奶来了,看见这个情景,说:“宝啊,不能这样打,枣子打坏了不说,那些枝条被打断了,来年怎么长枣儿呢?还有,不能让枣儿掉到地上,掉到地上的枣皮坏了,不好保存。等会儿,我去拿旧被单来。”奶奶说完就进屋去了。不一会儿,奶奶手里多了一条旧被单,她走到枣树前,和爷爷一起把被单展开,一人拉一头,说:“开始打吧。”我听到奶奶的命令,便又开始准备朝树上打。这时,爷爷发话了:“小宇,不能这么打,要用巧劲,不能用死劲!要轻轻地用力摇动。”我照爷爷说的方法,用竹竿轻轻地摇动了几下,树上的枣子像调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不一会儿就落满了整个被单。我想:这么多枣子,怎么吃得完呢?还是分一些给邻居吧。 我和奶奶把枣子这一碗,那一盆挨家挨户送给了邻居,邻居们说:“你们家的枣儿又大又甜,好吃唻!”我们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导师点评:如今,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孩子们对农村的记忆愈渐模糊了。就拿枣树来说吧,过去农村人家的屋前屋后大多都会栽种几棵,枣子成熟了,定然是个欢乐的季节。眼下,枣树少了,那种快乐的气息也跟着淡了。今天,城中小学薄佳宇同学一篇《打枣乐》不能不说勾起了许多人美好的回忆。“打枣”往往并不是仅仅为了“吃”,有时,就是为了寻求一种“乐”。文中的“我”去打枣,正是在尽情地吃了个够之后去做的。记得,作家鲁彦在《钓虾》一文中也写出了同样的感受。纵观《打枣乐》全文,可以说是一幅祥和的美景画,粗壮的枣树、红彤彤的枣子、甜美的味道、爷爷的嗔怪、奶奶的细心、“我”的善良、邻居的赞叹等场景,都成为祥和图里的重要元素。文章详略得体,尤其在“打枣”一处,着墨恰到好处,很好地把“打枣”的方法、技巧表现了出来。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可圈可点:把好吃的枣子送给邻居,与大家分享这份甜美、快乐,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着实难能可贵。读过这篇文章,我觉得还存在几处不足:通常在这类记叙文里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因素来完成文章的写作,这样才能确保文章的生动性与可读性,更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那么在这篇《打枣乐》中,这几“觉”没有很好地运用进去,使文章读来缺乏必要的生动性。比如:一进村口闻到了枣香,触摸 颗枣子欣喜的感觉,枣子坠落发出的声响等等,如果能够重新调整一下将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另外,文章第二段开头出现了“妈妈”,可是后来“妈妈”去哪了?文章里没有体现出来。不妨再把“妈妈”安排到“打枣”的场景里,这样就圆满了。 本期导师:徐学波,泰州市作协会员,小说作品散见于《雨花》、《翠苑》等文学刊物。 文稿已获得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有疑问,可与后台联系 栏目由靖江作家协会和靖江交通音乐广播联合开办,文稿已经市作家协会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有疑问可与后台联系,如果你也喜欢阅读写作也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tx/5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红枣有大文章致富还靠科技帮
- 下一篇文章: 栖霞大姐的花饽饽走进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