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要用面塑讨个吉利,进了腊月门儿,制作面塑的手艺人也越来越忙了。

往下看

目前,我们来到平里店镇婴里村、三山岛街道吴家庄子村面塑手艺人的家里,听她们讲述了一家人与面塑艺术的故事,也感受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

“在咱莱州,面塑比较受欢迎,临近年前都有蒸大枣饽饽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可又要发面、和面,又要蒸饽饽,不少人嫌麻烦,索性提前订做,所以我们其实一年四季都比较忙。”面塑手艺人一边忙活着一边告诉记者,今年是猪年,她们正在做的是“猪”的面塑。

只见她一扎、一挑,猪鼻子的轮廓就出来了;一切、一翻,耳朵的形态便具备了;两颗小黑豆,成了猪的眼睛。短短几分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面塑“猪”便在她手中“捏”成。

色彩艳丽的鸳鸯、灵气十足的凤凰、可爱吉祥的喜鹊登枝……在刘元元家里摆满了各种以珍禽异兽、花鸟鱼虫为造型的面塑产品。

“这一套就是结婚用的,这一组是鸳鸯,比翼鸟,象征一对新人,这一对是富贵和鱼,就说富贵有余,这个是长岁,长命百岁。”手艺人一一为我们介绍着,她还告诉记者,农村讲究多,青年人结婚要做“龙凤呈祥”“鸳鸯”,老年人过寿要做“寿桃”,上梁用大圣虫,上面插的花饰越多寓意这一家家业兴旺。

发面、揉面、抠鼻儿、饧饽饽、装锅……做好面塑“猪”后,她们又开始忙活大枣饽饽。她告诉记者,大枣饽饽除了好吃外,本身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枣’与‘早’同音,所以在制作面食时被广泛使用。为什么要做枣饽饽?搁上枣甜甜蜜蜜,过年高高兴兴,吃个枣馒头都有福气。”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蒸箱高温蒸制后,打开锅盖,浓浓的面香迎面扑来,年味便在这氤氲的雾气中,越发清晰起来。

(今日莱州)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啊
白癜风优惠*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d/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