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生活咱烟台的过年民俗,你都知道不
????????????????烟台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资讯、行业动态、优惠信息、精彩活动与您分享! 周四丨01月19日丨空气良丨雨夹雪丨-2℃—4℃ “廿三,辞灶天;廿四,拉大字;廿五,做豆腐;廿六,割年肉;廿七,宰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全都有;三十下黑儿满街走。”这是烟台过年期间有名的年俗顺口溜。 那除此之外,在烟台过年还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烟台过年的那些喜庆事儿! 乱岁 (腊月初八至年三十之前) 旧时烟台有个说法,每到腊八之后, 的神仙都会上天过年,此时没有神仙查看的 ,有些事平时不能做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做了。古时结婚彩礼需要准备的相当丰厚而结婚的过程又非常繁琐,所以一些贫困家庭就会选在这个时候给子女举办婚礼,以期少给些彩礼又能迅速地把婚礼办完,还不会被神仙指责。这种在腊月里举办简单婚礼的做法,人们统称为“乱岁”。虽然现在已经不再迷信“乱岁”的说法,但是烟台传统上选择在腊月结婚的人家还是非常多,其原因大多是将新媳妇娶回家能开开心心过个团圆年。 忙年 (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日落之前) 忙年是过年时经常听到的词儿,在烟台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一过腊八节就开始了忙年,但是真正全家齐动手的忙年是开始于腊月廿三。 蒸饽饽 (腊月廿三至腊月廿九) 据《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饽饽,饼饵之属,北人读如波波。”老辈人取“波波”之谐音,便有了现在的“饽饽”之称,而蒸饽饽,更有“蒸蒸日上”之意,而蒸饽饽也就成了忙年的重头戏。在这短短的7天时间里,主妇们会把整个正月要吃的饽饽、发糕、包子等做好以备春节期间食用。至今,这种蒸饽饽的习俗还在烟台的农村地区盛行。城市里因条件所致,虽不如农村一样蒸饽饽,但是忙年的时候也都会去买一些于春节期间食用。 过年蒸的饽饽一般有大枣饽饽和花饽饽,每一样都有一个说法,大都取喜庆吉祥的寓意。大枣饽饽,寓意来年小日子蒸蒸日上,早发大财;莲子,寓意多子多孙,子孙满堂;神虫,放在面缸里,寓意富贵有余,饽饽永远也吃不完;元宝,是供财神的,寓意来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囤,是除夕之夜供天地的,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灶王 (腊月廿三至腊月廿九) 腊月廿三既是小年夜,又是祭祀灶王的日子,这一天可以说是忙年期间最重要的节日。 传说,灶王爷本姓张,娶了个妻子叫丁香。张郎吃喝嫖*,休了妻子,变为穷光蛋,沿街乞讨。一天,要到丁香家,丁香看他可怜,盛了一碗面汤给他。张郎难为情,一头钻进灶膛里。玉皇大帝认为张郎知错改正,便封他为灶王爷,管各家各户德行、言行,每年腊月廿四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 情况。张郎品行不好,当官也不好好当,暗记各家各户小账,向玉皇打“小报告”。老百姓怕其乱说,便祭灶时用“大葱拌豆腐”表明家中“一清二白”,糊弄他;怕他乱说,弄糖封嘴;敬酒,让他吃得烂醉。“祭灶”一说也流传开来。 贴年画 (腊月廿三—腊月廿九) 烟台人贴年画不似杨柳青、杨家埠等地年画的喜庆和丰富,其内容非常单一,主角只有两个,一是灶王爷,二是财神爷。至今在烟台福山等地的农村中,还可以看到祖辈留下来的制作灶王爷和财神爷年画的模具。这种年画的形成原因跟古代烟台地区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对于灶王爷的遵从除了传统的说法之外,还因为“鲁菜之乡”对于灶王的格外尊敬;而财神爷则是因为古代烟台地处齐国,齐国人爱好商业,烟台的莱州、龙口等地也是鲁商的发源地之一,推崇财神爷也无可厚非。 挂书画 (腊月二十八) 虽然古时烟台当地商业较发达,但是古时“士农工商”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所以崇文尚儒的烟台人在每到腊月廿八这一天,就会把家往书香门第的方向装扮。无论是商贾大儒还是平头百姓,在这一天一定要把家里珍藏的书画拿出来挂在正厅,以显示自家的文化修养。至今在烟台当地还有“春节不挂书和画,不是烟台旧人家”的说法。 赏春联 (年三十午后) 在旧时,烟台的福山、芝罘等地每当大年三十这天下午,村里就会自发地组成“春联赏评团”,挨家挨户品评春联。其品评的内容涉及书法、内容、对仗等各个方面。这种带有很强文化韵味的年俗活动,也是烟台尊儒的重要表现,但因社会发展等各种原因,这种习俗在烟台几乎绝迹。 过年 (大年三十日落之后至初三) 这段日子是过年最重要的日子,全家的吃穿用也非常讲究,有些事情就连细节也不放过。比如说,旧时烟台三十晚上煮饺子用的柴火必须是芝麻秆,这一是因为它烧起来有鞭炮的响声预示着过年了,二是有节节高的美好寓意。 除夕时不开门 年三十的傍晚,家里的男性子孙都会把财神爷和老祖宗请回家里过春节,俗称“请神祖”,当神祖回家之后这过年就正式开始了。旧时烟台在请回神祖之后除要紧闭大门外还要在门前放上木棍,目的是防止财神爷离开家把财气带走。一般情况下,新年的大门是在初一清晨放完鞭炮才会打开。 包饺子有规矩 平时包饺子爱吃啥馅是啥馅,可是过年的饺子可不行。旧时烟台一般是在下午四五点钟太阳落山之后,关上大门才开始包饺子,而且饺子馅大有文章。三十晚上的饺子必须是素馅的,初一早晨的才可以吃荤馅的,不过供奉神祖的无论何时都是素馅的。素馅的饺子多以蔬菜、豆腐等为主,取发财、有福之意。 拜年时规矩多 拜年是过年时非常重要的习俗,除有恭贺新年的意味之外,古人还曾借拜年以消除隔阂和矛盾。旧时在龙口、招远等地有夜间拜年的传统,但仅限自己家庭内部,其原因也是为了防止财气跑到别家。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慢慢改变,有的县市区已经完全取消了夜间拜年的风俗,而有的县市区则会在夜间把五服以内的亲戚全部拜完,邻居则在天亮之后再拜。总之,在烟台拜年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为宗旨的。 走亲戚有讲究 走亲戚在烟台通常称为“出门儿”,春节出门儿从正月初二开始到元宵节结束。旧时烟台对出门儿的顺序也有很严格的规定,通常以母亲方面的亲戚为尊。舅舅虽然辈分不高,但是舅舅却代表了母亲的家族,所以新年出门的 站一定要是舅舅家。胶东的新媳妇 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闹年 (正月初三至十五) 闹年是过年期间欢歌笑语最多的日子,相对忙年的忙碌,过年的众多规矩,闹年就轻松自在许多。各式各样代表新年吉祥如意的节日也大都凑在这段时间。 生日会闹年期间,在旧时烟台有许多“神”的生日就聚集在这个时候。比如说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现在烟台,正月逢七过“人日”,即初七、十七、廿七分别是少年、中年和老年人的生日,至于原因则不可考证了。现在烟台在过“人日”的时候,主要食用面条,意思是用面条拴住人,不要被阎王勾走,希望达到健康长寿的愿望。 庙会闹年期间烟台各县市区都有规模宏大的庙会,但是影响最深远的是毓璜顶庙会和蓬莱阁庙会。 毓璜顶庙会(正月初九) 道教认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于是老百姓每年初九便自发来到玉皇庙进行祭祀、朝拜,后来逐渐增加了商品买卖、戏剧杂耍等活动,形成了毓璜顶庙会。 蓬莱阁庙会(正月十六) 传说,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生日,蓬莱沿海地区有正月十六请海神娘娘巡游,祈保渔民平安的活动。后来活动内容逐渐丰富,逐渐形成了蓬莱阁庙会,沿袭至今已有多年。 祭海神烟台地区祭海习俗历史悠久。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三或十四(因渔村而异),所有的渔民都是集体出门,大伙儿高举鞭炮,边走边放,还抬着盛满供品的柳斗,柳斗里边装着猪头、香饽饽以及当年打上来的 的鱼,还有酒菜、供香、佛蜡、烧纸等物品。猪头上必须有猪血洒在上面,意为“发血财”、“挂彩头”。渔民们来到各自的渔船上,开始祭拜。 (来源:智慧烟台) 往期精选1、烟台贺年会贺年会烟台——1月烟台“城市月月休闲汇” 2、烟台冬季滑雪攻略出炉,快去雪地里撒点儿野! 3、泡温泉,看这条就够了!烟台天然温泉大全,不去泡太浪费了!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tx/2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胶东大饽饽,热腾腾的年味
- 下一篇文章: 127甜糖湾特色枣饽饽人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