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太淡,添红枣
枣(图片 pixabay) 月有微*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蒋捷《贺新郎·秋晓》 我对枣有许多温情的回忆。 枣树的生命力似乎比其他树更顽强,不会轻易夭折而死,所以乡下地带常见枣树。枝桠清丽疏朗,五六月间蔌蔌衣巾落枣花,至秋高气爽,则处处乡野添枣儿香。 枣花(图片 Pixabay) 枣花垂落时,孩子们正忙着吃桑葚。秋月来了,再成群结队去打枣。如今的稚子们何知打枣之趣?犹记得,那时我们躲着大人,携着长竹竿,带着布包去打枣,大的负责挥竿,小的负责捡枣,中不溜儿的混在里头摇树。布包不过是家长剪裁完的旧布,摊在地上,乓乓几下,大枣小枣、青枣红枣,一齐滚落而下,那一刻,似有农人丰收之乐。 打来的枣,孩子们一齐瓜分,各自带回家。但枣饱肚,吃了些,大家也就甩开,无人在意,过不久成了红褐色,就更没人吃了。打枣之乐,在于打,不在于吃。枣树的主人也知道孩子们糟蹋,但睁只眼闭只眼,任大家伙图个乐子。 红枣(图片 Pixabay) 我们平日吃的,多是红枣。 红枣几乎是中餐中必不可少的食材。煲汤、制糕点、点缀摆盘,用途广泛。 它的品类也很多,如金丝小枣、若羌大枣、和田玉枣、楼兰红枣…… 自我高中起,每次去学校,母亲都要塞一包枣给我,嘱咐道:“这枣新疆的,生血,女孩子吃了好。”于是我老老实实吃了好几年,泡水、干吃,一日三枣。我爸去陕西出差,不知在哪里买的大包狗头枣带回家,说吃一个顶三个呢!我爸准是给人骗了,那枣虽蛮大一个,像只小拳头,但味道苦涩, 几乎是连包扔了。不过女孩吃枣的习惯,我们全家都牢记于心。 桂花糯米枣(图片 堆糖网) 有时闲来无事,拣几颗饱满的大红枣洗净,剪开,抠去核,塞进糯米小圆,滚水煮一下,捞起来淋些桂花酱,就是养生甜品一道;或是掺些红豆、芸豆、银耳,煲个甜汤,暖乎乎、热腾腾,是为暖胃佳品;有时手头无零食,又想解馋,便拉开橱柜,往嘴里塞两颗枣。 红枣的制品——枣泥,是市面上和红豆沙齐名、备受欢迎的馅料。 枣泥糕、枣泥饼,历史悠久、朴实耐吃。多少“网红”糕点一时盛极却寿命短暂,唯有枣泥饼这种传统食品长盛无竭衰。苏州观前街上的“叶受和”枣泥饼,日日销售不间断,而其余炒作的花哨糕点,只能一次又一次靠互联网营销。 枣花酥(图片 花瓣网) 除了红枣,也常吃鲜枣。 鲜枣品类也很繁多,什么贵妃枣、牛奶枣、冬枣,冬枣之下又有沾化冬枣、大荔冬枣等,简直分不清。但无论什么鲜枣,都爽脆清甜,咬一口,嘎嘣一声,解渴解馋。 秋来鲜枣上市,躺在竹篓里,个个娇俏,谁能忍住不上前问一句“多少钱一斤”? 鲜枣(图片 Pixabay) 人们爱枣,分析起来,依然逃不开两大因素,一是好吃,二是养生补人。 枣的原产地是中国,有八千多年种植历史。枣自古便被列为“五果(栗、桃、李、杏、枣)”之一,另外它还被称为“维生素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 腺苷等。 据中医医书记载,枣能补虚、养血、安神、健脾、益胃、润肺、改善失眠、美容养颜,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咳嗽等均有良好疗效;现代医学也证明,红枣可以增强抵抗力、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营养、抗过敏等。 许多滋补产品中,都有大枣这一味食材,其 的美容效果,则更多地运用在女性滋补方案中。据说脾好则皮好,吃枣养皮肤,故民间有“一日食仨枣”“要想皮肤好,粥里放红枣”等说法。 和田玉枣(图片山林食纪) 有许多简单的食补方子能在家实现,比如红枣与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当引起的胃胀气、呕吐等胃炎;红枣与甘草、小麦同用,熬制汤药,可以治疗女性躁郁症,缓解哭泣不安、心神不宁;唐代盂诜的《必效方》记载说,将红枣、银耳和冰糖一齐煮汤,可止咳润肺。此外,红枣煮蛋、红枣枸杞汤、红枣泡酒等,都极易操作,将养生填入日常三餐的空隙中,对身体大有益处。 但食枣同样也有其禁忌。枣的含糖量高,不适合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的中老年人食用。若不控量,则会有血糖增高、胰腺负担加重的风险,过量食用甚至会产生腹泻、胃痛等肠胃疾病。 若嫌秋味过淡,不若添些红枣,好食亦好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往期内容更精彩: 杨梅——在古人诗词中出现极多的味道 江南梅雨遇见诗词,试问闲情都几许? 关于寒食节,你知道多少? 你的家乡有孩童周岁送长命锁的习俗吗? 作为清明节的风俗体育活动之一,蹴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这种玩具是曹雪芹的 传统活儿让传统活起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bm/4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吃红枣补气血,但你知道吃红枣的禁忌吗吃
- 下一篇文章: 专业人士浅析红枣期货与现货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