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www.qfl168.com/

在民间有句老话,叫“嘴巴馋什么就是肚子里需要什么。”《*帝内经》也曾有记载,“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可见,我们的五脏也有自己的喜好,从想吃的食物味道上就可以判断,哪里脏腑有了需求。

人之饮食,各有适味。五脏各主其味:肝主酸,脾主甘,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

肝虚血枯者,喜欢酸味,因为酸能入肝;脾虚者,喜欢甘味,也就是甜味,因为甘能入脾;心火重的人,喜欢苦味,因为苦能泄火;

肺虚有寒者,喜欢辛味,比如辣椒、生姜、大蒜、花椒等,因辛味能宣肺驱寒,肾气不足者,喜欢吃咸味,因咸能滋肾。

我们的胃是五脏六腑中营养汇聚之地,一切的饮食都得入胃,故而有“胃为水谷之海”的说法,五脏六腑都要禀受胃部食物的精微,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命力。五味归属五脏,因其不同的属性而各有所归。

《*帝内经·灵枢》中有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故而我们可以投五脏之所好之味,来养一养我们的五脏腑。

五味养五脏,亦能损五脏

五种不同的味道会让我们各个对应的五脏觉得舒服,但同时也会损伤其他的脏腑,《医便·饮食论》曰:“五味入口,不欲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故咸多伤心,甘多伤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酸多伤脾。”

所谓孩子不能惯,我们的五脏也如此,需要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要掌握好这个度,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去滋养五脏,补足营养气血。

偏好酸味,注意肝气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伤寒论》

肝的本味是酸,适当吃酸味,对肝是有一定滋养作用的。但嗜酸过度,则容易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还会伤筋,筋伤就缓而不收,迟缓了,松弛了,骨正筋柔,气血才有通道,筋松而不柔,间接也会对气血造成损伤。

同时酸多伤脾,酸性涩滞、收敛。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过食酸味食物后会使肝气偏盛,“木克土”后而影响脾脏安危。酸味吃得过多,会阻碍脾胃的运化。

肝藏血,养好血才能护好肝,一天这样吃,濡养气血,中午吃红枣,晚上吃猪肝和菠菜,中午喝红枣汤补血。晚上吃菠菜。炒着吃也可以,煨汤吃也可以, 加点猪肝、牛肝或者羊肝,做成汤。

同时,也可以搓搓手心,也是养血护肝的好方法,两手伸直,手心相对,上下搓,前后揉,然后两手做“负阴抱阳”的动作——右手包着左手。

早上做完之后,可以在中午11点到13点再来一次,手心搓热,气血流动就会通畅。

偏好苦味,注意心火

苦入心,适当食用苦味可以清心火,但偏嗜苦味,则多为心火内盛的表现,喜欢吃苦味的人,常常会有心慌心悸、睡不好、口角生疮、舌尖潮红等情况,这就是心火太大了。

苦味食物虽然有一定的营养,但是大多数性寒凉,长期吃苦味,不仅会对心气有影响,这股寒气还会入肺伤肺,还会造成腹部冷痛,经常拉肚子等。

心火过旺,除了吃一些苦味的苦瓜、莲心等,还可以吃红豆,古代李时珍把红豆比作“心之谷”,清心火,补心血。

秋意凉凉,来一碗养心安神的红豆莲子糯米粥,红豆养心补血,莲子养心安神,糯米温补脾胃。这样搭配着吃,也不担心对其他脾胃造成过多的损伤。

将红豆和莲子用清水冲洗一下,加适量水浸泡一晚;糯米用水冲洗一下,与泡发的红豆和莲子一同放入锅中,加两倍的水,大火烧开,转最小火煮至红豆莲子软糯,米粒开花,关火。喜欢吃甜,可适当加一些蜂蜜,香糯可口,很滋养。

偏好辛味,注意肺气

辛味主要来自于姜、蒜,适当食用有助于解表行气、调理气血、通阳发汗,可先解肺气,再散脾胃湿气。

尤其是川蜀地区,外界环境湿气重,特别喜欢辛辣味的食物,像是吃花椒的人相对较多,但长期偏嗜辛辣,则容易导致肺气宣发太过、气机耗散、耗伤精神,容易腰疼、疲惫、头昏脑涨。

尤其现在秋季,主养肺,主收敛,若是肺气宣发太过,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故而我们喜欢吃辛辣食物者,平时可以在菜肴里适量放一些新鲜的生姜、葱蒜、辣椒、洋葱等辛味的食物作为调味,增进食欲。

“自古逢秋悲寂寥”,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的情绪,而且美食可以治愈一切,吃一些香甜可口,又滋养的食物,不仅解秋燥,润肺,还能让心情好起来。

银耳百合红枣羹

将银耳和薏米洗净泡发开,然后将洗净的百合和红枣倒入炖锅中,加入清水,没过所有食材即可,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之后可以加一些冰糖继续炖,直至浓稠即可,炖好好,趁着温热时食用。

偏好甘味,注意脾胃

适当食用甘味,对脾胃有滋养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健脾的食物都是有股淡淡的甜味儿,但嗜甘过多会腻,会困阻中焦,形成痰湿,进而伤脾。

而且甘甜的东西吃多了,也容易发胖,还会对肾气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若是脾气弱,想对脾胃有一定的滋养却不伤及其他脏腑,可以选择含糖量少一些但不失甘甜味的谷物、果蔬等,如山药、藕、南瓜、红薯、玉米、豆类,都是不错的健脾选择。

喜欢吃甜的朋友,把平时的蛋糕面包,换成这个有着淡淡甘甜味的健脾养胃小糕点,让身体别再被这些甜腻的食物所困。

准备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g,糯米粉g。

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

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好看的花型)。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蒸好后就可以食用了,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吃完之后脾胃也舒服。里面的食材大多都是含糖少,带有一些甘甜味道的,脾胃很是喜欢,而且不腻,不用担心生湿,相反里面的白扁豆、茯苓都有利水祛湿的效果。

如果自己不方便做,也可以食用现成的,这款小糕点茯渭糕,以糯米、大枣、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人参为配料,用麦芽糖加以调味,以亚麻籽油和之,揉成面团。

不同于传统的烘焙方式,采用更为先进的低温烘焙法,可以把食材中的营养完好保留,同时制作出来的糕软糯香甜,不会发干发硬噎得慌,即使是老年人也能轻松咀嚼。

里面山药健脾益气,带着淡淡的甘甜味,芡实和薏米又是祛湿的佳品,帮我们把脾胃中的湿给疏泄出去,几味食材原本就属于甘味,脾胃很喜欢,而且又有祛湿利水的特性,即使稍微吃得多了些,也不易生湿。

里面的山楂和麦芽,正适合吃伤食物,肚子胀胀的我们,一口咬下,多种食材混合的味道,软糯耐嚼,家里的老人都非常喜欢。

平时上班的我们,每逢下午茶,都会去点一些小甜品小蛋糕,这种糖油混合物,最易生湿,甜腻困脾,脾胃运化不掉,就只能变成痰湿垃圾堆在我们的腹部,故而想要腹部平,先从饮食上改善。

小小一颗茯渭糕,吃着也没有负罪感,既能解馋,又养脾胃。

偏好咸味,注意肾气

适量的咸味对肾有滋养作用,但长期偏嗜咸味会损伤肾脏,从而造成肾气亏损,若是损伤了肾阳,会容易上火,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不宜超过6克。

平时我们也可以吃一些滋养肾气的食物,比如黑豆,养肾阴,消肿下气。黑色入肾,且黑豆性平味甘,还有丰富的营养,经常吃点黑豆,对于中老年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黑豆糯米南瓜粥

准备南瓜、黑豆、糯米和黑米,南瓜切成小丁,黑豆提前2小时用水泡开,大米和糯米各两勺,洗净后放入汤锅中,加入南瓜和泡好的黑豆,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水和食材比例4:1,喜欢喝稀点的可以多加水,大火把水烧开,转小火,炖30分钟左右即可。

黑豆排骨汤

一斤排骨,三勺黑豆,黑豆提前2小时用水泡开,并清洗干净。锅中加水烧开,把排骨切成小块放入水中,去除浮沫,把排骨捞出清洗。砂锅中加水烧开,放入排骨和黑豆,大火煮沸后,加入生姜和花椒,小火煮2小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味料。

醋泡黑豆

准备克左右的黑豆和一瓶陈醋。黑豆洗净后晾干水分,炒锅加热烘干锅中的水分,调成小火,把黑豆放入锅中,慢慢翻炒,直至黑豆干裂,豆皮微微破开即可。黑豆盛出放凉,然后放入密封罐中,倒入陈醋,怕酸也可以加些蜂蜜调味,密封保存。

用醋泡过的黑豆,非常软糯,一抿即化,作为早上下粥的小菜,也非常美味,商城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款软糯营养的醋泡黑豆。

黑豆品质的好坏也决定了醋泡黑豆最终的效果,我们选用河南封丘的绿心黑豆,黑豆分青仁、白仁和*仁,其中黑皮青仁也就是绿心的营养高,平时多用于打磨豆浆。

陈醋选用山西老陈醋,食而绵酸、口感醇厚、滋味柔和,能够很好地增鲜和融味,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口感,不同于传统的醋泡黑豆两种食材,还额外增添了枸杞、金银花,口感层次更加明显,营养也更为丰富。

蜂蜜选用荆条蜂蜜,蜜色泽艳,气味芬芳,口感甜而不腻,是我国四大名蜜之一。

醋本身就有抑菌的作用,再加上密封消*,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吃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醋泡豆,绵软微甜,酸味被蜂蜜很好地中和,不会觉得喇嗓子,豆子软软的非常好嚼。

醋泡黑豆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就有讲过一个叫曾权的人,每天坚持吃黑豆,结果他老的时候,人们感觉他还像个青年人。虽然说法过于夸张,但常吃黑豆对于身体大有益处,之前在节目中看到,一位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吃了20余年的醋泡黑豆,精力充沛,每天买菜做法,上下楼梯都不在话下。

简而言之,适当食用五味,可以滋养五脏,但若是偏嗜某个口味,就容易破坏五脏间的相互协调,想吃可以,也可以适当满足我们五脏的口味,但切记,莫要总是吃,多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zydz/1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