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播是:冰冰,你可以在订阅号[大家都说说]回复,为她投上支持票!

大枣饽饽是胶东地区的特色面食,每到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做很多,各家有各家的特色,也是考验女人们的手艺的时候,谁家女人做的饽饽,又大、又白、又蓬松,就会喜笑颜开,预示着来年顺顺利利,是吉祥的寓意。正月里,亲朋好友你来我往,送几个饽饽,又喜庆又实惠。如果谁家做的饽饽皱皱巴巴,就觉得晦气,要重新做,直到满意为止。在农村老家,还有个习俗,每当蒸饽饽的时候,会把锅台上放一把笤帚,以示扫出晦气。有人来串门,恰逢蒸饽饽,就必须往锅底添一把柴,方可进屋。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刚摆脱了贫困,走进小康生活,走亲访友一度冷落了枣饽饽,这几年,进城的人多了,也许是人们的返璞归真的心理吧,也许是浮华后的淡薄,枣饽饽作为传统的面食备受青睐。

我不是巧女人,为了做出又大又白的大枣饽饽,我和邻居兰英嫂,红香每年都聚在一起做枣饽饽。今天来我家,明天去你家,忙着并快乐着。红香家宽敞,老公子祥是个好瓦工,有着盘锅灶的好手艺,他家的炕总是很热,加上子祥厚道,红香对人热情开朗,我们总爱聚在他家。

做饽饽的面,要比蒸馒头的面硬些,饽饽做的好不好,发面是关键,面硬,做的饽饽有形,好看又好吃。红香很能干,早早发好面,我们三个轮流揉面,直到将面团揉得起泡为止,然后在面团的顶端,用两只手的小指对准面团一厘米的地方一挑,挑起一个鼻儿,事先把一粒大枣切成四块长条,把一块枣插到鼻儿中间,再依次在面团四周,挑四个鼻儿,各插上枣儿,一个饽饽就做好了,过年还要做一些各种造型的花卷,大年初一要放在窗台上的。还有一种必须做的面食是圣虫。圣虫是雌雄一对,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很穷,但人很善良,家里不多的粮食放在一个瓮里,舍不得吃,老婆婆每天用瓢舀出一丁点,却觉得粮食怎么也吃不完,趴到瓮上一看,有两条大虫盘在里面。老婆婆没敢吭声,从此她家里就有吃不完的粮食。老婆婆每到过年就用面粉做两只圣虫供着,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圣虫做好了,然后要在炕上铺一块干净的布,将饽饽、圣虫一个挨一个摆好,将笸箩扣到上面,然后盖上被子,醒着。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可拿到锅里蒸了。

红香忙着蒸饽饽,子祥在前厅的门市上修农机,闲着的时候,用他洗八遍都洗不净的黑手,给我们泡上茶,拿上一些苹果、花生摊在炕上。兰英嫂子年轻时是生产队会计,在生产队听了很多笑话,动不动拿出来逗子祥,子祥是个老实人,常常被她逗得脸红。红香的饽饽蒸好了,端到炕上,白的如雪,有了红艳艳的枣的点缀,多了几分灵动,扑鼻的麦香,沁人心脾,来年一定是个好年景。该做饭了,我们还不愿意离开红香家的热炕头,索性红香炒了俩菜,招呼我们老公一起会餐了。

春节到了,老家又忙年了,如今,兰英嫂和学春大哥给儿子照看孙女去了天津,我们也照看外孙了,只有红香的儿子还没决定在国内生还是在国外生。虽然远隔千里,那飘香的枣饽饽,仍牵动我们的思乡情。

文章来源:作者原创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亲,







































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bm/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