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饽饽,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习俗,流行于胶东一带。据记载,过年蒸大饽饽的习俗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呢,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延续到今天,可谓历史悠久。

荣成大饽饽蒸得好坏,有三个标准:大、白、“笑”。这3个字考验着蒸饽饽人的力量和技术。在农村老家蒸饽饽要用最精的白面、油、糖、鸡蛋(去蛋*,否则面发*),用 的引子发面。在大盆里调好了面,放在火炕的炕头上,盖上大被,几小时后,面就发起了一大盆,把面倒扣在大面板上,开始揉面。

蒸出来的饽饽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揉面的功夫,揉得越用力、时间越长,饽饽越是白而蓬松。把面揉成条,切成拳头大的面块,叫“际子”,然后把这一块块“际子”揉一揉,直到揉出一块光滑平整的表面,团成球状,做成饽饽的造型,并从饽饽表面挑出鼻,插入大红枣。

蒸饽饽的讲究很多。大锅烧水,水上架箅子,箅子上铺满干净的玉米苞,玉米苞是挑选大张的玉米苞叶洗净、修剪齐、晾干后的才能用。

然后,把饽饽一个个摆锅里,不能距离太近,否则发起来一个挨一个,互相粘连着,可就前功尽弃了。也不能贴锅边,锅边温度高,容易被烤焦。

火不能烧得太猛,慢火起锅,水烧开后大火10分钟,然后改为小火再烧一会。熄火后稍等片刻再迅速掀盖起锅,否则里面水蒸气冷凝,滴到饽饽上就“破相”了。

锅盖一掀,满锅热气腾腾。这时还有 一道工序,点红点。用筷子蘸着红染料,在每个饽饽上点个红点,这一锅饽饽就大功告成了。

蒸裂口的为上品,意为饽饽“笑”了,预示着吉祥如意。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饽饽只有过年或家里有红白事才能吃上。过年那满屋的饽饽香味,连续几天都能嗅到的,给我们童年太多的欢乐和希望。

(据威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资料整理)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gx/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