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很多莱州人都后悔了hell
冬天正在进行中 虽然现在莱州无雪 但冷风已让人们感受到寒冬步步逼近 漫长的冬夜 小麦的脑海里不禁想起难忘的 “老家记忆” …… 热土炕上的生活 每到冬日,就会回想甚至向往一盘土炕的温度,那里承载和见证着我小时候的故事。不过几平方米斑驳的土炕,是歇息的避风港。 过去,家里可以没有家具、没有像样的铺盖,绝不能没有土炕!每当过年回老家,坐上热土炕,家的温馨感便会油然而生。 老家的土炕构造很简单,用泥坯砌成四周密封而留有烟道的平台,直接连着柴火灶。平日做饭时,锅灶里的烟雾就会渐渐钻入烟道,烘烤着炕面。那股自下向上暖流透过厚厚的草席,睡在上面的时候,都会带着无限的惬意进入梦乡。 寒冬里,土炕上洋溢的是简朴自足的快乐。大家盘腿而坐,泡上一壶浓茶,唠家常,谈年景,浓浓的亲情荡漾在土炕上。 到了饭点,全家人拥着一张小矮桌,吃的津津有味,奶奶总是坐在炕沿上,忙着为一家人盛饭、添菜。简单农家饭中便有了浓得化不开的家味。让我即便在城里品尝着美味佳肴时,仍对老家的土炕和饭菜念念不忘。? 在土炕上,奶奶有时会飞针走线地做着针线活儿,会唱歌的纺花车,在她的手中转动着自得其乐……有时一边聊天,一阵阵笑浪便破屋而出。? 现在,人们都往城里挤,但土炕的温度还是时时让我向往。很多旧村改造的村民在家里一定留上土炕间,但只是换上了地暖炕和电暖炕。随着供暖设施的完善,空调、电热毯等现代家电进入平常百姓家,土炕的功能好像有所减缓。但是再先进的现代设施,都抵不如一盘土炕实用温暖,这是渍入老一辈人灵*的感觉,就仿佛触摸到土炕的温暖,就能感觉到一种亲情在凝聚。 泪流满面的辣芥菜 在记忆里,芥根都是用来腌咸菜的。成瓮成缸的,能吃一年。我最喜欢的是吃起来泪流满面的辣芥菜。刚入口,一股浓烈的辛辣直冲鼻孔,眼泪止不住流下来。真是神奇的感觉,欲罢不能。特别是伤风鼻塞的时候,吃一口辣芥菜,鼻子上下透气、神清气爽。 1.削皮洗净 2.切成丝 3.简单几种配料 4.拌匀 5.密封 6.三两天即可 7.也可加辣椒油、蒜片,成开胃菜 大枣饽饽白又胖冬天,等到快过年的时候,老家人便开始做大枣饽饽喽!饽饽用的是头面,“引子”发面。头面是 的面粉,又白又细,做出的饽饽 。引子是在七月初七这天用*米发酵而成,做出来的面食味道香甜,保质期也特长。“引子”热水化开,搅出酵子。 大瓷盆放面粉,兑温水,倒进酵子,调成面团,加盖捂严实,放在土炕头上,几小时后发起一大盆面。 发好的面整个倒扣在大面板上,开始揉面。大面团又韧又硬,单靠胳膊和手的力量根本揉不动,必须跪在炕上,用腰劲,力发膝盖,自腰使臂,反复搓揉,揉得越用力,时间越长,饽饽越是白而蓬松。 然后根据需要,把大面团团成一个个饽饽胚,接着做出各式各样的形状。 做饽饽的当口,可以在锅底架树枝烧大火。水烧开后,饽饽也长好,大锅水上架箅子,把饽饽连同玉米皮一个个摆箅子上,不能距离太近,否则发起来一个挨一个,互相粘连着,可就前功尽弃了。在锅盖下再垫一个笼篕,笼篕用麦秸杆编的,能吸收水汽,不会淋到饽饽上。 灶膛里的火苗红红的,映红了脸庞,树枝在炉膛里劈里啪啦地响,水汽洇溢出来,弥漫了整个灶间,锅里的饽饽逐渐熟了,香气流淌的到处都是,深深地吸一口,再吸一口,恨不得把所有的香气都吸到肺腑里。 一道工序是点红点。出锅的饽饽,用筷子蘸着红染料,在饽饽上点个红点,饽饽立马就有了精神气。一锅饽饽点完了,筷子头上剩余的点到我的脑门子上,如果街坊看到我的脑门子有红点,就知道我家蒸大饽饽了。 饽饽盛在簸箕里,放到厢房。那时候若到厢房里去,推门就是枣香味加麦香味,沁人心脾…… 热土炕、辣芥菜、大枣饽饽 这些“老家记忆”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 都带给小麦回味无穷的香甜和欢乐 欢迎文末留言 说说你心中的“老家记忆” 往期精彩,千万别错过 -TheEnd- 编辑:小麦 文字/图片:今日莱州记者小麦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 欢迎朋友圈分享 留言交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zydz/4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枣用它泡一下,每天三颗,修复血管内皮,
- 下一篇文章: 上火吃大枣ldquo火上浇油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