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俗蒸锅ldquo花饽饽rd
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在山东烟台、威海、青岛等胶东地区, 年味儿的年俗莫过于蒸上几锅大饽饽。胶东花饽饽是当地人在面食上创造出的杰作,早在年,胶东花饽饽民俗就被列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胶东人的传统习俗里,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些花饽饽,在蒸好的饽饽上装饰龙凤呈祥、石榴花开、莲花宝座等花型,所有吉祥福愿都凝聚其中。除了自家人吃,他们还会将花饽饽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按照传统习俗,结婚、上梁、送三、百岁、过年时都会用到大花饽饽。婚礼上的饽饽,有“龙凤呈祥”的脸盆饽饽,还有象征爱情的鸳鸯饽饽、象征生活富裕的鲤鱼饽饽、象征五谷丰登的肥猪饽饽等;“送三”是姑娘出嫁后的 年农历三月三,由婆家做一筐“春燕”带回娘家,表示燕子归巢、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百岁”是婴儿出生满百天,由姥姥家送贺岁花饽饽,盼望孩子健康成长。 在胶东,过年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从大年三十晚上起,各家都要祭祀灶神、财神、天地神、家堂(亦称菩萨)和老祖宗(亦称老爹老母)等,这祭祀的供品中,少不了大饽饽。胶东人家过年做大枣饽饽,为的讨吉利。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枣”与“早”谐音,故大枣饽饽蕴含“早发”、“大发”之意。不管是期盼事业蒸蒸日上,还是渴求生意发达,总之,这“发”字着实包含了胶东人家祁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大枣饽饽还是喜事的主角。做饽饽有一个 境界,做出的饽饽能“笑”,就是饽饽出锅时裂开个口子,这也是有好的寓意,但要达到这种程度却不是一般的水平能实现,饽饽“笑”与调面的手艺有关,调面的时候发酵的面要加上生面这样就比较容易裂开,正常的发面是不笑的。“发面”的发与“发财”的发是一样的,也是好的寓意。办喜事的时候这个是非常讲究的,大家往往以比赛的形式看谁把饽饽做的好,结婚的时候做饽饽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四个饽饽为一喜,八个就是双喜。之前婚庆的时候不摆菜,就放一对蜡烛,还有八个饽饽。 已有千年历史的胶东大饽饽表现出了胶东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胶东面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可以让您感受到独特的胶东民间文化,更可以让您感受到胶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d/2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星有话说文登花饽饽
- 下一篇文章: 蒸饽饽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