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行唐县高永梅

开店经营土特产帮助贫困村民销售农产品

多年坚持扶农助农高永梅

燕赵晚报记者李兵摄

追梦人:高永梅

  

  自己开了一个经营土特产的小店,努力把行唐县的特色农产品让外人知晓。同时,终日奔波在各个村子之间的她,更是将收购农产品的重心放在了家庭贫困户身上。三年多来,这个名叫高永梅的年轻人,用行动展现了她扶农助农的决心。

收购农产品时,高永梅都是亲力亲为,不让农户们费劲儿

燕赵晚报记者李兵摄

开车到村里收购农产品

年12月7日,上午10点整,行唐县口头镇牛下口村。

  由于部分路段修路,从县城开车出发的高永梅,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绕到了这个小村子里。

  村里有一间红薯加工作坊,小院里,七八名农村妇女正忙着将煮熟的红薯去皮、晾晒。几十平方米的院子里,到处弥漫着红薯的甜香味儿。

  “这批红薯干口感真不错,我全要了。”一番精挑细选之后,尝了尝 晾晒好的红薯干,高永梅爽快付了款。

  拿到钱后,加工厂的负责人牛宝生笑得很开心。“妹子,给你的红薯干肯定是 的,这几年你帮村里解决太多难题了!”

  “牛下口村的红薯很有名气,我这个小厂子一天就能生产多公斤红薯干,正是永梅妹子帮我们找到了销路。”牛宝生称,他已经和高永梅合作三年多了。可以说,高永梅对村里的红薯销售帮助很大,正是她把红薯干的生产与销售进行了良好对接,才让村民赚到了越来越多的钱。“永梅妹子挺不容易,成天都是一个人在村里开车跑来跑去,真的很辛苦!”

拿到卖枣的钱,75岁的村民杨喜来非常开心

燕赵晚报记者李兵摄

村民眼里的好姑娘

 又是一个小时的颠簸,中午12点,高永梅来到了行唐县九口子乡鳌鱼村。

  今年75岁的村民杨喜来,在家门口的山上种了一大片枣树。在老人家二楼的库房里,堆满了不同种类、大小不一的红枣。

  “奶奶,我又来看您了,今天天气暖和,少干点儿活,多晒会儿太阳吧!”来到库房后,高永梅没有先去挑选她要收购的红枣,而是蹲在地上和杨喜来的老伴儿邢银雨聊起了天。

  今年76岁的邢银雨老人,由于身体原因现在驼背很是严重。尽管岁数已经很大了,但老太太依然坚持每天在自家库房里忙着分拣红枣。对于这两位高龄老人,高永梅对他们特别照顾。无论是收购大枣,还是在收获季节带城里人到村里采摘,高永梅一年能帮老俩口挣到七八万元。

  “永梅是个特别好的姑娘,真是帮了俺们太多太多。”杨喜来说,高永梅收购大枣就是为了帮助村里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和外地的枣贩子有很大不同。除了价格给得高,高永梅每次都是亲力亲为,整箱整箱的自己搬运,从来不麻烦老人,特别暖心。

  听到老人们的夸赞,高永梅微微一笑,从身上拿出了多元交到对方手中。“杨大爷,这是这次收购红枣的钱,您数数。”

  拿到卖枣的钱,杨喜来脸上乐开了花,“永梅姑娘给的钱不用数,我特别放心!”

高永梅和村里分拣大枣的76岁老人邢银雨聊天

燕赵晚报记者李兵摄

熟悉农家情况的“包打听”

高永梅年纪并不大,今年刚刚34岁,是行唐县口头镇鲁家庄村人。

  鲁家庄村盛产大枣,在高永梅儿时的记忆中,她成天就是围着家里的枣树玩耍。那个时候,高永梅的父亲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每天都会出门收购大枣,然后再集中卖出去挣钱。这一点,对高永梅成年后的工作选择影响很大。

  并不富裕的家庭,让高永梅没上完高中便开始跟着父亲出去收购红枣。从开着农用三轮车到驾驶单排小货车,从在自家村里走街串巷到奔波于行唐县各个村庄,年轻的高永梅几乎走遍了行唐县各个角落。这样的经历,让高永梅对农民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农户了解颇深。

  谁家种什么农作物,谁家的产量高,谁家的路好走,多年下来,高永梅对全县各个村每一个农户家的情况都熟记于心。可以说,要想知道哪位农户的家庭现状,找高永梅这位“包打听” 没问题。正因为如此,在年高永梅加入县里的一个公益组织后,当有爱心人士提出寻找贫困户救助时,高永梅立刻就推荐了口头镇鲁家峪村的七旬老汉刘秋海。

  “刘秋海的儿子早年因意外去世,给老人留下了两个孙子,老人体弱多病,家里也没有其他人了。”在收购农产品期间,高永梅对刘秋海爷儿仨的情况非常同情,一直在尽力帮助他们。通过爱心组织的帮忙,刘秋海如今过得不错,爱心人士已经和老人建立了稳定的帮扶关系,这让高永梅非常开心。因此,除了在公益组织做志愿者,平常的日子里,每到一个村,高永梅都会特别   东安太庄的苹果好吃,龙兴庄的小米口感好,疙瘩头村的寿桃名气大……对于行唐县各种农产品,高永梅说起来如数家珍。因此,高永梅的小店里,汇聚了全县的各种特色农产品。

  土特产店的成功,让高永梅在县里小有名气。殊不知,这背后都是高永梅一步步坚实打拼出来的。丈夫在石家庄市打工,两个儿子在寄宿学校就读,高永梅的生活空间,除了家人其他都被事业占据了。平日里,高永梅都是让店员看店,自己则去一个个村子里亲自收购农产品。回到店里,她更是将每一种农产品精挑细选再进行包装,让这些特产漂漂亮亮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每天都在外奔波十几个小时,很多时候我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只为多跑几家贫困户。”这是高永梅真实的生活写照,毫不夸张地说,一年下来,她的货源有一大半都是来自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农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对方,让他们一年的努力不会浪费,更能让他们改善生活。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了解农村的情况,最应该尽己所能帮扶农民。”高永梅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更是应该继续做下去的。

来源:燕赵晚报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zydz/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