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二十二囫囵吞枣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囫囵(húlún):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近义词:一知半解、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走马观花 反义词:细嚼慢咽、咬文嚼字、融会贯通、含英咀华出处 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开私塾的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郎中。非常了解水果,总喜欢给别人介绍各种水果的吃法。因为水果好吃,但是不正确的吃法对身体就有不好的影响。 当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道:“吃生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对人的脾脏有害处。吃枣子则恰好相反,对脾脏有好处,对人的牙齿却有害处。”旁边有一位愚钝的学生听了之后,马上自作聪明地说:“我倒是有一个好办法,既可以收到生梨和枣子的功效,又可以避免它们的害处。” 那位客人很感兴趣,便问那人:“你有什么好办法呢?”那人得意地说:“我吃生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去,这不是可以让生梨有益于牙齿,而避免了它对脾脏的 吗?”旁人听了这话就问:“那么枣子怎么吃才好呢?”那人不以为然地说:“这还不简单吗?等我吃枣子的时候,我就不用牙齿咬,一口吞到肚子里就是了。这样就可以让枣子对脾脏起到好的作用,又不至于 牙齿。” 客人听了反问道:“你吃生梨不咽,肠胃没有吸收,怎么能有益于牙齿呢?你吃枣子一个一个地囫囵吞下去而不咀嚼,肠胃能消化吗?又怎么能对人的脾脏有好处呢?”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囫囵吞枣”作为成语,通常用来比喻读书和学习不求消化、理解,就好像把枣子整个地吞下去一样,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学问。举例 好书就要细细品味,千万不要囫囵吞枣,那就相当于没读过一样。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aoa.com/dzcf/8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宋氏中医每日医趣ldquo囫囵吞枣
- 下一篇文章: 亿元加油优惠券快来抢周末游河北,中国石